达州:特色水产养殖让农户“钱袋子”更充盈
巴渠大地,水润田肥。近年来,达州依托川东发达水系与扎实农业根基,深耕特色水产养殖,从南方珍馐罗氏沼虾到川东特色早虾,因地制宜培育富民产业。如今,特色水产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更让农户的“钱袋子”更加充盈。
初冬时节,开江县回龙镇庙子岭村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一片繁忙,工人们拉网起虾、分拣装框,个头饱满、钳爪泛蓝的罗氏沼虾鲜活上岸,然后源源不断发往各地市场。这种被誉为“淡水虾王”的南方珍馐,与达州水土高度适配,不仅生长速度快(4个月即可上市),还能消耗塘口残饵净化水质,实现“一水两用、提质增收”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开江县易弘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志敏介绍,罗氏沼虾育苗期为每年4-6月,10-11月进入捕捞季。公司下一步将在全县建设10个育苗基地,投放1800万尾虾苗,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作为本土水产养殖的创新典范,渠县依托稻田资源推动稻渔产业转型升级,“稻田养虾”成为农户增收新路径。在渠江街道山星社区稻渔(川东早虾)种养示范基地,600万尾青虾苗被投入田中,与水稻形成“稻护虾、虾肥稻、稻虾双收”的生态循环。基地创新采用“一季稻三季虾”“平田式种养”模式,规划面积1000亩,亩均产值达1.5万元,预计年产早虾40万斤、种虾10万斤,首批早熟虾将在明年春节前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九枢渠禾(达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旭东表示,基地将建立繁育中心,年育水花苗2-3亿尾,整体产值有望达到5000万元。
渠县还聚焦“川东早虾”特色品牌,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计划到2027年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4万亩,最终拓展至8万亩,打造川东北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集群带。(陈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