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十四五”2.7万户居民喜圆“优居梦”
“十四五”以来,我市锚定“住有优居”民生目标,以城市更新为引擎,在全省率先发起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创新推出“以旧换新”模式,让中心城区159万平方米危旧房逐步蜕变为现代化宜居社区。截至目前,29个示范项目加速推进,其中21个已完工,累计惠及2.7万户居民,昔日“忧居”困境正加速转化为“优居”幸福。
原址焕新:
“老破小”变身宜居家园
在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店子梁社区二小区,两栋崭新的电梯商住大楼矗立眼前,B栋及商业配套已交付,居民们正忙着准备装修,期盼2026年春节入住。谁能想到,这里曾是64栋低矮破旧的预制板房,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居住条件简陋且安全隐患突出。
作为达州首个“以旧换新”原址重建试点,该项目仅用两年完成华丽蜕变,建成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配套党群服务中心、惠民工坊等便民设施,147户居民凭借“低成本换新房”政策,实现住房质的飞跃。
同样的蝶变也发生在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多栋建筑已拆除外围绿网,工人们正进行地面贴砖等收尾施工。“原来房子又乱又脏,安全隐患大,现在环境漂亮多了,走在这里心情都好。”居民吴俊华望着即将交付的新房满心欢喜。据项目负责人王玉轩介绍,该工程总投资18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近39.6万平方米,A区首批次楼栋即将交房,B区两栋住宅已施工至16层和21层,完工后将彻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人居品质。
多点开花:
城市更新补齐民生短板
在通川区东城片区一期城市更新(润民苑)项目现场,塔吊挥舞、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项目原址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预制结构老房和自建房,安全隐患突出、生活配套匮乏。
“改造后将建成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配套幼儿园、养老服务中心、健身区等设施,直接惠及956户居民。”通川区住建局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华涛表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提升野茅溪片区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还将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为达州建设幸福宜居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据了解,达州中心城区曾有2005套C、D级危房,改造任务艰巨。2023年9月,达州市创新推出“政府主导、居民自愿、市场补位”的“以旧换新”模式,通过原址重建、异地新建等多元方式推进改造。费用方面,居民仅需承担原住房面积30%的建安费用,超面积部分阶梯计价,大幅降低置换成本。同时,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推行“一项目一专班”精准服务,吸引13家国有企业参与“投融建”全流程,落实银行授信26.7亿元,为项目推进筑牢资金保障。
持续发力:
让更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达州中心城区36个示范范围危旧房改造项目中,29个已启动建设,完成投资78亿元,8个在建项目加紧施工,剩余7个有序推进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底前再启动3个项目。
“我们将持续紧盯项目进度,守住安全底线,破解资金难题,分类推进危旧房改造,让城市更新成果更好更多惠及千家万户。”市住建局副局长黄礼清表示,达州将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让更多居民告别“忧居”、拥抱“优居”,在宜居家园中感受幸福温度。(唐明学 张骐麟 李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