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丝为媒向链而兴“中国绸都”再绽芳华

11月20日至23日,由四川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协会承办的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在南充举行。在4天的时间里,这场以“丝韵生活·链动未来”为主题的丝绸盛会,不仅展示了丝绸的无限魅力,更让“中国绸都”闪耀世界。
主流媒体聚焦丝绸盛会
11月23日下午,为期4天的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以“丝韵生活·链动未来”为主题的丝绸盛会,吸引了中省市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11月20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以2025年四川丝博会为窗,南充展现代蚕桑产业新图景》,报道了南充蚕桑产业的发展成果。文章指出,南充蚕桑产业发展基础雄厚,2024年,南充全市蚕桑基地面积达30万亩、年产优质蚕茧1.6万吨,蚕桑丝绸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2亿元,在四川省保持领先。
11月21日,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当天,新华社客户端以《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在南充举行》为题,详细报道了南充丝绸的辉煌历史、“中国绸都”的时代动能、南充丝绸产业发展成果。丝博会期间,中国新闻网聚焦特色亮点活动,先后刊发了《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开幕签约协议总投资超百亿元》《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丝纺服装走秀在南充举行》两篇报道。
丝博会期间,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西南商报、上游新闻、封面新闻等众多媒体也纷纷聚焦活动亮点,推出了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为全方位宣传丝博会,南充市融媒体中心制定了专门的宣传方案,实现会前、会中、会后宣传全覆盖。其中,南充日报、南充晚报推出了整版、连版等大篇幅的报道,南充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视频新闻,南充融媒等新媒体制作了图文产品,分别对盛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集中展示。
千年绸都尽显城市魅力
三千年桑蚕丝韵,浸染一座城;二十载“绸都”风华,荣耀一方土。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绸都”,在命名二十周年之际,南充再次以丝绸为纽带,向世界呈现一幅贯通古今、流光溢彩的产业长卷,参展客商、与会嘉宾纷纷为丝博会的成功举办和南充深厚的丝绸文化点赞。
“作为来自江苏的丝绸企业代表,能置身南充这座千年绸都,与全球业界精英共赴丝韵之约,我倍感振奋。”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呈平表示,“此次展会上,四川特色馆与南充地方特色展馆集中展现的本土成果,让我看到了四川丝绸的独特魅力。”
本届丝博会呈现出规模大、规格高、专业性强等特点。丝博会设置了5大核心主题展,举办了6场重磅活动,200多家海内外丝绸企业参展,展馆总面积达1.36万平方米,这一规模在中西部地区尚属首次。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丝绸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欣表示,全球各地的丝绸精品集中亮相,全国各地及国际上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面对面地交流,共同见证丝绸产业走向未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这种为丝绸产业共谋发展的热情和氛围特别感染人。
丝博会期间,部分与会嘉宾、客商还前往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六合丝厂等地进行考察,实地感受南充的丝绸文化底蕴和丝绸产业发展脉动。浙江春都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林松在六合丝厂参观时表示,六合集团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做法让人深受启发,融合发展不仅传承了丝绸文化,更实现了产业价值的提升。
系列成果惠及南充发展
走进位于南充国际会展中心的各个展馆,仿佛步入了一个浓缩的全球精品丝绸殿堂,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丝绸品牌企业携带匠心之作惊艳亮相,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丝绸馆内,“十四五”期间全国茧丝绸产业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抗菌丝绸、功能性丝绸等新产品亮相,展现了产业发展新趋势;国际合作馆内,意大利、法国、德国、加拿大、南非、吉尔吉斯斯坦6国的特色产品汇聚一堂,为展会增添了浓厚的国际色彩;南充地方特色展馆作为“重头戏”,设置了主馆及九县(市、区)专馆,丝绸手工体验区的蚕茧作画、丝绸扎染等互动项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本届丝博会,既是一场汇聚行业智慧的巅峰对话,更是一个推动务实合作的国际平台。在开幕大会上,举行了重点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合作项目27个、协议总投资105.25亿元。
南充市人民政府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泰中央商务区、六合丝绸文化博览园、柔性玻璃显示屏生产、电源模块半导体芯片生产、硅橡胶材料制品生产……一个个优质项目的落地,将为南充“3+ 2+3”现代化工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南充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已将“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纳入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本届丝博会成功搭建的国际平台,正是落实这一战略的坚实一步,它必将有力促进全球丝绸产业的互联互通,将“中国绸都”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传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