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罗盘村:千亩大头菜管养忙 绿野铺就致富路

初冬微寒,金堂县白果街道罗盘村的田野间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蒜苗挺立,芋叶舒展,葱畦青翠,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片生长旺盛的大头菜。拨开层层绿叶,部分根茎已长至手腕粗细,预示着又一年丰收的到来。
“种大头菜效益更高,基本上亩产可达七八千斤,打理得当,普通农户一年能增收一两万元。”罗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宏明告诉记者,罗盘村紧邻沱江,土壤属沙性,特别适宜大头菜种植。目前全村大头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年产量超过300万斤,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菜”。
眼下正值大头菜田间管护的关键时期。田埂上,数位村民忙着除草、施肥、查看长势,他们的身影在初冬的暖阳下显得格外耀眼。“种植大户老代是村里的‘明星农户’,承包了村集体的30亩地,今年预计产出五六万斤大头菜。”胡宏明介绍道。
在保持产业规模稳定的同时,罗盘村的大头菜种植技术也日趋成熟。村民们普遍采用“玉米—水稻—大头菜”的间作轮作模式,根据各类作物的生长周期错峰种植,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大头菜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采收后恰好衔接玉米种植,真正实现了“一地多收”,提升了土地的综合效益。
在技术管护方面,村民们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大头菜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日常管理以合理施肥和叶部病虫害防控为主。“我们一直坚持无公害种植,叶子偶尔会有虫咬,但并不影响大头菜的品质。”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这样说道。
在销售方面,胡宏明坦言,尽管近两年因各地种植面积扩大、市场波动等因素,大头菜价格有所回落,但相比传统作物,效益仍然可观。“价钱好时,一斤能卖一块多,大个的一个就能卖几块钱。”他特别提到,去年大头菜虽一度出现滞销,但在驻村第一书记代欢的积极协调下,迅速引入三家收购企业,几百万斤大头菜全部售罄。目前,村里已与收购商建立稳定合作,部分企业还提供种子支持,实行订单种植,保障了销路,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据胡宏明介绍,当前地里的这批大头菜是一个月前种下的,预计农历腊月中下旬集中采收。届时,村民将进行清理、分选、晾晒和盐渍,由合作企业统一收购并进行深加工。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从《诗经》中的“葑”到如今的“致富菜”,大头菜在罗盘村谱写了产业兴农的新篇章。胡宏明表示,未来村里将继续把大头菜作为特色产业,结合“第一江湾”“第一林地”等自然优势,引导村民科学种植、高效管养,让这抹初冬的绿色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动力。
绿意绵延的田间,村民们辛勤管护的身影,成为罗盘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最生动的写照。在这片沱江畔的沃土上,大头菜正串联起从田间到餐桌、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坚实桥梁。记者: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