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说再见,只说“攀枝花见”
11月22日,终场哨响。这个寻常的周六下午,钢铁勇士的最后一个主场,在比分牌定格后温情落幕。我们不说再见,因为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看台上的“攀枝花红”渐渐散去,记分牌上的数字凝固成记忆。真正让人留恋的,从来不是积分榜上的排名,而是这一季共同走过的点滴时光。此刻,我们不道离别,只轻轻说一句:攀枝花见。
这份温暖,不说再见。
球员牛瑞家的包子铺,每个比赛日清晨都会升腾熟悉的蒸汽。母亲赵娟揉面的力度里,藏着儿子10岁离家学球时的牵挂。那些被保温箱小心翼翼护送来的包子,抵达更衣室时,温度刚好能暖手。
这份陪伴,不说再见。
在凉山客场,当门将“粉豹豹”向旭超跟腱受伤的消息传回,最早赶到医院的是手捧鲜花的球迷。手术室外,他们静静守候,如同等待家人。
这份邀约,不说再见。
在雅安客场,攀枝花人在体育场外搭起“阳光会客厅”。米易红糖在初冬的寒意里化开,傈僳族的欢歌与舞步,让足球成了最自然的邀约。1000份文旅礼包在眉山街头很快发完,里面装着动车票兑换券和“来晒太阳”的诚恳。
这份情谊,不说再见。
乐山球迷收到攀枝花芒果时恍然大悟:原来“进一球送一吨芒果”的承诺,真能穿越500公里。吉林网友留言:“因为‘川超’知道了攀枝花,因为芒果爱上了这座城。”
这份诚意,不说再见。
第十轮门票开售时,“攀枝花开”客户端依然拥挤。9.9元的票根,还能换一顿烧烤折扣、一张景区优惠。这座城把待客之道,都写在了小小的纸片上。
这份眷顾,不说再见。
206名远征眉山的球迷,在客场打造出一片“红色助威区”。65岁的老人说:“我不是来看胜负的,我是来告诉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有人守着。”
如今,赛季来到了尾声。休息室里,攀枝花攀钢钢铁勇士队的球员们将球衣换下,送给球迷,但这座城市的热情并未停歇。
12月7日,金曲传奇巡回演唱会将在这里接棒上演,八张门票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找到了幸运的主人,让告别不再是终点,而是新相遇的起点。
菜市场的商贩暂时少了一个聊球的话题,广场舞的旋律将重新占领清晨的体育公园。但有些东西留了下来:街头巷尾多起来的足球少年,手机里存着的异地球迷微信,还有那些因一场比赛而萌发的旅行计划。
我们从不真正告别。
所以,我们不说再见。
不说那声沉重的告别,只把所有的相遇化作一句:“攀枝花见。”
在某个阳光正好的周末,在某个果香四溢的季节,在金沙江畔的微风里——我们,攀枝花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