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废治废 攀钢提钒新工艺破解“两废”利用难题
近日,记者从攀钢研究院获悉,该院科研团队历经近3年技术攻关、数十次工艺探索,成功研发含钒钢渣协同钛白废酸浸出的低成本提钒新工艺。该技术创新性践行“以废治废”循环发展理念,不仅实现钒资源高效回收,更构建起钢铁—钒—钛产业协同发展的绿色闭环。
据了解,含钒钢渣是钒钛磁铁矿冶炼的主要副产物,具有钙含量高、钒品位低、赋存形态复杂等特点,传统提钒工艺存在回收率低、成本高的行业痛点;而钛白废酸作为硫酸法钛白生产的副产物,硫酸浓度达20%至25%,行业普遍采用氧化钙中和处理,同样面临处理成本偏高的问题。此前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实验室探索或局部工艺构建阶段,尚未形成低成本提钒全流程技术方案。
攀钢科研团队立足钢铁—钒—钛资源大循环利用构想,巧妙利用含钒钢渣高钙特性,替代传统工艺中大部分氧化钙中和钛白废酸,通过协同浸出方式打通资源转化通道。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功突破多元杂质净化、低浓度酸性钒液富集与分离等关键技术,最终建立起完整的低成本提钒工艺流程。目前,该工艺在实验室阶段钒收率已超过50%,产出的五氧化二钒产品完全满足行业质量标准,且试验规模已从十克级拓展至百公斤级,为后续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测算,目前攀钢年产含钒钢渣约120万吨,其中蕴含五氧化二钒约1.2万吨。若该新工艺实现全量化应用,预计每年可回收五氧化二钒0.6万吨,将有效提升攀西钒资源利用率约6个百分点。同时,采用含钒钢渣替代大部分石灰石处理钛白废酸,可显著降低钛白废酸处理成本,增强硫酸法钛白粉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能减少约15%以上的总固体废弃物堆存量,通过钒钛钢联合生产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进一步强化攀西地区产业集群优势,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刘靖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芝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