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教育论坛登陆四川省广汉中学,专家齐聚探讨 AI 教育未来方向
10月26日至27日,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四川省广汉中学承办的“明远教育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探索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为主题,吸引了全国教育专家、AI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AI技术对教育生态的重塑展开深度对话,共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专家发声,共探AI教育新方向
在开幕式上,德阳市教育局局长周建平提出,要以“开放心态”突破认知壁垒,以“坚守之心”筑牢育人根基,以“协同之力”构建教育新生态。他指出,德阳作为教育改革先行区,正积极推动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期待通过论坛凝聚智慧,为区域教育注入新动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在主题报告《智能时代的认知外包及陷阱》中警示,AI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人类思维能力的弱化,呼吁教育者理性审视技术使用的边界。清华大学教授张羽则从教育目标、教学组织与评价体系等维度,系统阐释了智能时代教育范式的变革方向。广汉中学党委书记杨小松分享了学校以“三大核心发展模式”推进幸福校园建设的实践,展现了县中振兴的积极探索。
多元议题,共话AI教育实践与未来
论坛设置“人工智能+教学”“人工智能+德育”“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环境再造”“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与管理”四大议题,专家们结合办学治校实践,通过主题分享、圆桌论坛、对话讨论等形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针对教师“AI是否对教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重庆巴蜀小学副校长李永强回应:“教育者不应恐惧和排斥,而应主动拥抱、大胆实践,在探索中发掘AI赋能教育的真正价值。”
学科融合,AI赋能锚定育人目标
在五大学科平行论坛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等课程通过课例展示,呈现了AI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黄倩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例,清晰呈现概念教学逻辑;江阴高级中学邹国文将高中物理与医用电子加速器设计结合,凸显学科实用价值;广汉中学教师欧阳秋、陈美则围绕“血液”“乐音特性”展开说课,引发与会者对教学目标落地的深入探讨。语文论坛上,北京、江苏、四川等四地教师以深度阅读与思辨守护人文底色;数学与科学论坛以趣味情境激发思维;英语与道法课堂则紧扣学生兴趣,理性运用AI工具,实现“技术为育人服务”。
论坛虽已落幕,但AI时代的教育探索刚刚启程。四川省广汉中学表示,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育人实践,在技术浪潮中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培育未来新人贡献“广中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