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做优做强产业体系,夯实城市发展硬支撑
产业是城市的根基,工业则是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与“顶梁柱”。双流区始终将工业置于重要地位,全力打造2000亿级的工业主导型经开区。今年1-9月,双流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
数据背后是方法论,以园区建设为例,双流区把高校院所作为产业合伙人和赛道召集人,推动光电技术、核技术等科研优势与本地产业相结合,共建电子科大科技园、民用核能产业园等6个30亿级特色园区,形成“一园一特色”格局。同时,加速“链”的聚集,提升“企”的能级。在推进产城融合方面,双流区把公服资源融入产业单元,打造“通勤圈”“生活圈”,为全区188万市民、65万人才、18万市场主体提供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
枢纽是城市的心脏,商贸是要素流通的血脉。双流区把机场作为城市动力源,不断提升枢纽的链接、集散、辐射功能。在物流通道转化方面,坚持“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行,强化通道带产业,今年新开通国际货运航线6条,总数达31条,支撑打造20亿级三文鱼全国集散中心、百亿级航材贸易中心。在联通内外市场上,推动二手车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预计全年入统二手车销售80亿元。在培育临空商圈方面,办好赛会活动,发展“票根经济”、会展经济,提质打造200亿级特色商圈,并开展“净优亮美”专项行动,让城市既有活力又有秩序。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资料图片 图据视觉中国)
文化是城市的鲜明印记,彰显独特软实力与竞争力。双流区坚定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彭镇老街品质,联动本土IP发展鲜花经济;促进广都博物馆、瞿上田园连片发展,推动蜀锦文创园年内开园;丰富古镇多元业态,培育夜间消费。
下一步,双流区将加快建设产业优势和门户功能突出的现代化空港,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