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农时 纳溪秋播“加速度”
时下,正值小春种植关键时节。在纳溪区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抢抓农时,耕地、施肥、播种,全力推进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种植,一幅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冬种画卷正徐徐铺展。
精耕细作,全力端牢“油瓶子”
“栽油菜秧要注意密度,窝窝里面下的肥料,要用泥巴盖起来,秧秧要栽到上面,泥巴不要压太紧……”近日,白节镇高隆村,农服站技术人员焦德华蹲在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户黄泽芳移栽油菜苗。
“前段时间连续阴雨耽搁了进度,如今正抓紧雨后放晴的有利时机,加速进行移栽工作,期盼来年能获得好收成。”农户黄泽芳表示。

为提升油菜种植效率与质量,纳溪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因地制宜推广“油菜高产优质品种+机械直播精量播种”“油菜育苗移栽+合理密植”等高效种植模式,并指导农户开好“三沟”(背沟、边沟、厢沟),科学防治“病、虫、草、湿”五害,为油菜根系生长和排涝打好基础。

目前,全区油菜移栽工作有序推进,预计今年栽种油菜8.2万亩。如今种下的秧苗,预示着明年三月的花海与五月的丰收,将为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抢抓农时播小麦,坚决守好“粮袋子”
在合面镇新设村的麦田里,多台耕地机隆隆作响,村民们正分工协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整平土地后,均匀撒施60至70斤底肥,再按亩均30斤的标准撒播小麦种子。通过撒播增加密度、提高亩有效穗数,促进增产增收。”区农业农村局种业与种植股负责人唐华表示。

“近期雨水多,我组织了20多台机械和工人抢播,前期播种的已经发芽了。”种粮大户杨应刚表示,今年种植了200余亩小麦,有区里和镇上的技术员全程指导,他对明年丰收很有信心。
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带动了本地农户就近务工。“我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现在能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家里,挺好。”新设村村民舒成容说。

纳溪区组建了小春生产专项指导组,积极推广“种子包衣+直播+合理密植”技术,分片包干开展常态化督导,坚决防止耕地“应种未种、面积缩水”,确保种满种足。目前,全区小麦种植进度已超70%,预计10天内可全面完成播种任务,为明年小春作物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