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四川“抓项目促投资”进入四季度全力“冲刺模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并作出“扩大有效投资”等重大举措。而重大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眼下,全省“抓项目促投资”进入四季度全力“冲刺模式”,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正组合出四川“抓项目促投资”的奋进图景。

走进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央普年产60万吨乳制品及果蔬饮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设备调试。这一省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品类最全、规模领先的智能化饮料生产基地,年产能预计达39万吨。
四川央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蔡振峰: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有关决策部署,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战略要求的重要抓手。当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增强施工力量、倒排工期、抢抓进度,确保项目在今年内顺利实现投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这样的理念,正指导着四川扩大有效投资。位于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的储元世纪年产3GWh储能系统集成项目,这两天也进入了投产前的最后冲刺阶段。眼下储能行业持续升温,虽然产线尚未投产,但订单已纷至沓来。
四川储元世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 汪文桂: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们已提前启动单机调试,就是要抢时间、赶进度,为后续承接订单、抢占市场争取主动权。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持续攀升,储能作为新能源消纳的“刚需设施”前景广阔。
有效投资,不仅是优化供给、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也是惠及民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投入。在成都,经过持续推进,西部首个质子治疗系统今年8月启用,该系统代表国际先进水平,它凭借精准“定向爆破”能力,将极大提升肿瘤治疗效果,显著减少治疗副作用。
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 林桐榆:经过了8年的奋战,我们的四川省肿瘤医院的质子中心终于开机,已经治疗了33个病人了,标志着肿瘤放疗最高端的仪器落户四川,造福四川人民。
从智能制造基地到新能源产业园,从交通枢纽升级到民生工程提速,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的背后,是四川建立“月调度、季拉练”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方案”精准服务,有力支撑投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81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67.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96.7%,超时序进度21.7个百分点。
记者 华小梅 张海涛 内江融媒 万丹丹 谢金成 仁寿融媒 熊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