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前三季度成都经济稳中有进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高技术产业向新向好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10月27日,2025年前三季度成都经济数据发布——地区生产总值18226.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068.7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2763.2亿元,增长6.0%。简洁的数据、攀升的指标,浓缩了前三季度拼经济、搞建设的全力以赴,度量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产业向“新”发展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在“稳”的态势,加速集聚起“新”的动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
数据释放出的信号,是“全市高技术产业向新向好”。而这背后的深层动力,是成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向高向新向智发展,亦离不开众多企业与城市同频发展,在一个个“智改数转”的生动故事中解锁了发展新动能。
近日,位于成都双流经开区的蓝景光电,已全面实现了数字化车间建设,8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将继续深化数字化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柔性制造水平,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今年目标产值是8.5亿元。”
当视线转移到成都经开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内,自动化产线全速运转,在机器人精准高效的协作下,一辆辆新车整装待发。“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正通过实质性投资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全面升级。”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产品管理部SUV车型产品经理李果满怀期待地分享道,预计明年将下线电动车型。
一家家企业的增长曲线汇聚成势,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37个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手表、锂离子电池等新兴产业的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增长238.0%、54.4%、38.9%。
除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外,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现代服务业平稳运行,巩固了经济运行的稳中向好。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
今年以来,成都着力抓项目促投资、优环境促消费、拓市场促外贸,不断扩大有效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1.1%、17.7%。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6%,增速领跑其他产业。
投资跑出的加速度,是一家家企业将未来发展与城市的长远发展持续“绑定”。去年万洋集团在蓉落地总投资50亿元的科技城项目,从拿地到动工建设周期由以往的141天压缩至40天内,并在今年5月提前开工,“整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满满支持。”万洋集团西南区域副总经理田成勇为成都的营商环境点赞。
还有更多的企业,用一投再投表达对成都的“认可”。今年,成都微芯药业“上半年产值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在彭州投资新建的生产基地进展更新:计划2027年实现投产,进一步保证市场供应。
“冲刺四季度,将继续抓好项目投资,扎实开展抓项目促投资百日专项行动,借力重大展会活动落地一批优质产业化项目,并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快建、达产达效,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制图 江蕊松)





